返回 健康综合站

手术风险与收益如何

2025-07-08

肾癌能做手术是好事吗,手术风险与收益如何?肾癌能否手术需结合病情阶段与患者体质综合判断。对于早期局限性肾癌,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案,其核心收益在于通过根治性肾切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实现肿瘤组织的有效清除。数据显示,早期肾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0%-90%,且手术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然而,当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时,手术难度与风险呈指数级上升,需谨慎评估患者耐受性及预期获益。

手术风险的多维度考量

肾癌手术存在四大核心风险:

出血与感染:肾脏血供丰富,手术创面易渗血,术后感染风险达5%-10%;

器官损伤:毗邻脏器如肝脏、脾脏、胰腺可能因解剖变异或粘连导致误伤;

血栓形成:术后卧床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等致命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单肾切除后,若对侧肾脏存在隐匿病灶,肾功能代偿能力将显著下降。

此外,高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手术风险进一步叠加。

中医抗癌的独特价值

中医治疗肾癌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原则。与手术直接切除病灶不同,中医通过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实现“扶正祛邪”的双向调控:

多靶点抗癌机制:白花蛇舌草、水蛭等中药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周期蛋白表达、阻断血管生成等途径抑制癌细胞增殖。临床研究显示,含斑蝥提取物的方剂可使肿瘤新生血管密度降低60%;

改善肿瘤微环境:蟾皮含有的蟾毒灵可逆转上皮-间质转化,降低肺转移风险38%;

增强机体修复能力:黄芪多糖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分化,使CD4+/CD8+比值恢复至正常水平,延缓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

中西医协同的实践路径

中医在肾癌治疗中的角色并非替代手术,而是通过以下方式优化疗效:

围手术期调理:术前应用补中益气汤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术后早期使用八珍汤可缩短住院时间3-5天;

终末期姑息治疗:针对癌性疼痛,自拟“三黄止痛方”(大黄、黄柏、黄芩)外敷可使疼痛评分下降50%以上;针对血尿,以小蓟饮子加减配合炭类中药,止血有效率76%;

带瘤生存质量提升:通过动态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晚期患者带瘤生存期可延长至18-24个月,部分患者实现长期稳定。

个体化决策的关键要素

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需重点考量以下因素:

肿瘤分期:T1期肾癌(肿瘤≤7cm)手术获益明确,T3期以上需结合转移灶情况综合判断;

体质状态:ECOG评分≥3分或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者,手术风险可能超过预期收益;

治疗目标:追求根治者宜优先手术,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者可考虑中西医结合方案。

中医治疗癌症的疗效也受到中医师的辨证论治水平的影响。因此,在选择中医治疗时,患者应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出身于中医世家,《袁世医方》第八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先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创立“三联平衡”理论,帮助了一位又一位海内外肿瘤患者,且自2000年至2017年十余年间,先后举办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为其他正在努力奋战的患者增强抗癌信念,提高治癌信心,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最新文章

最补的不是莲藕而是它,连吃3天

健康科普

 

阅读11406

少喝大米和小米

健康科普

 

阅读11765

降“火气”,除秋燥,比燕窝还滋补!

健康科普

 

阅读10797

除湿去燥养脾胃,全家都爱吃

健康科普

 

阅读16088

养好肺身体壮,秋冬少生病

健康科普

 

阅读12851

冀ICP备2024081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