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南瓜:脾胃的”黄金暖宝宝”
菜市场里老农藤筐里的南瓜,这会儿正甜得像个蜜罐子。选南瓜可有讲究,指甲掐掐蒂头,要是渗着清汁儿,保准粉糯香甜。蒸好的南瓜瓤,拿勺子一压就化成金灿灿的泥,带着板栗香的甜味儿直往鼻子里钻。
上个月我脾胃不舒服,中医朋友教我个妙招:南瓜去皮切块,和两粒去核红枣一起蒸,出锅淋勺桂花蜜。连吃三天,肚子就像揣了个小太阳,暖烘烘的特别舒服。后来查资料才发现,南瓜里的果胶是天然”胃黏膜修复剂”,难怪老辈人说它是”穷人的阿胶”呢!
小贴士:蒸南瓜别浪费南瓜籽!洗净晒干后,用盐水泡半小时,平底锅小火焙到微黄。追剧时抓一把,比瓜子还香。
二、蒸茼蒿:给肠道洗个”绿叶澡”
茼蒿这菜有意思,爱它的人觉得是仙草味,嫌它的说像中药。其实立秋后的茼蒿最水灵,茎秆掐得出水,蒸着吃才是解锁鲜味的正确方式。记得第一次给老公做蒸茼蒿,他皱着鼻子尝了口,转眼就把盘子刮干净了——拌了蒜蓉的茼蒿带着海苔般的鲜,哪还有半点药味?
秘密在蒸法上:茼蒿洗净不用切,直接铺在蒸屉上,撒把玉米面拌匀。水开后大火蒸90秒,多一秒都会塌秧。出锅趁热淋上蒜泥、生抽、香醋调的汁,再呲溜一勺滚油。脆生生的口感混着麦香,像把整个秋天含在嘴里嚼。
养生彩蛋:茼蒿里的粗纤维是肠道”小扫把”,最近外卖吃多了的姐妹,试试连吃三天蒸茼蒿,你会来谢我的~
三、蒸芋头:湿气的”隐形吸尘器”
老家屋后种的芋头,立秋后挖出来还沾着潮土气。好的槟榔芋横切面有紫红色花纹,蒸熟后粉得能噎人,咽下去却回甘无穷。前年去广西旅游,看到当地人把芋头切片和腊肠叠着蒸,油香渗进芋头里,馋得我连吃了两笼。
现代人湿气重,多半是空调房里呆久了。芋头富含的黏液蛋白就像天然”除湿剂”,我习惯每周蒸一锅芋头糕:芋头擦丝拌粘米粉,加虾米香菇碎上锅蒸,晾凉切片煎到两面金黄。儿子说比披萨还好吃,根本想不到这是祛湿的”药膳”。
趣味吃法:蒸芋头蘸白糖是经典,试试换成蜂蜜+黄豆粉,你会打开新世界!
写完这些,厨房里的蒸锅正冒着白气。你看,养生哪有那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