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综合站

与孩子沟通的那些事儿

2025-08-12
在带娃的日子里,总有许多瞬间让我明白,宝宝并非我们以为的 “啥也不懂”。给老二换尿不湿时,刚满 8 个月的他抓着我的衣领哼哼,我随口说换完翻个身抓小鸭子玩具,他竟停下哼哼,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小手还往玩具筐方向扒拉。老大 3 岁时跟我 “算账”,说我以前骗他 “吃青菜会长翅膀”,他现在知道翅膀是小鸟的,反问我是不是觉得他听不懂。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从宝宝攥着小拳头来到世界开始,就自带 “读空气” 的超能力,大人说话的语气、眼神的认真程度,甚至 “哄骗” 里的敷衍,他们都一清二楚。
跟宝宝聊天,别把它变成 “单向输出”,宝宝的 “咿呀” 都是在 “回你话”。老大刚出生时,我总觉得跟新生儿聊天是自说自话,换尿布时机械地说 “宝宝乖”,喂奶时盯着手机刷消息,偶尔应付几句。直到有次他哭得厉害,我急得蹲在小床前盯着他的眼睛询问,轻轻揉他的小肚子,他慢慢停哭还 “啊” 了一声回应。后来才懂,0-6 个月的宝宝虽不会说话,却能通过眼神对视、语气起伏和肢体接触,判断你是否在认真听他说。他的每声 “咿呀”“哼唧”,甚至蹬腿、抓握,都是在对话。就像老二,我换尿不湿时东张西望他就挺肚子抗议,看着他说穿有小恐龙的新裤子,他就乖乖等着,小眼睛还跟着我的手转。跟小宝宝聊天,要多留 “空当”,他 “啊” 一声,就接话回应;他抓你的手,就顺着他的动作交流,你认真接话的样子,他都懂。
与宝宝沟通,要少点 “哄骗式套路”,多点 “实在话”,娃可比想象中精多了。之前带老大打疫苗,听我妈说骗他去看小狗狗,结果到医院他一看到白大褂就哭,打完针抽噎着说我骗他。这件事让我反思,宝宝记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说话算不算数。后来带老二打疫苗,我提前告诉他要去医院,护士会用小针扎胳膊,有点疼但很快就好,妈妈会一直抱着他。他似懂非懂,到医院居然没怎么哭,打完还盯着棉签 “哦” 了一声。对宝宝来说,“真实” 比 “哄骗” 更有安全感。他抢玩具时,别说 “再抢妈妈就不要你了”,不如教他问哥哥借;他不想吃饭时,别说 “不吃给小狗吃”,不如告诉他饿了再吃且中间没有零食。你说得越实在,他越配合。
聊天要聊 “他的世界”,而不是 “你的期待”,蹲下来才能听到真心话。老大 2 岁时指着窗外的云哭,我一开始不以为意,后来蹲下来发现那朵云像他早上掉的棉花糖。我说出他的感受后,他立刻扑进我怀里,眼泪收住了。这让我明白,跟孩子聊天忌讳站在大人视角评判。他看蚂蚁时,别说脏,不如问他蚂蚁是不是在回家;他堆歪歪扭扭的积木时,别说搭得不好,不如问是不是会晃的房子。当你愿意聊他在乎的事,他才会跟你说更多。现在老大每天放学都拉着我讲学校的新鲜事,这一切都从 “蹲下来听他说” 开始。

最新文章

做麻婆豆腐易碎?学会“3次勾芡法”

健康科普

 

阅读15875

红烧肉又柴又腻?记住“3放2不放”

疾病百科

 

阅读13851

炖猪蹄不香?教你正确做法

疾病百科

 

阅读10214

失眠最怕这菜,每周吃1次

健康科普

 

阅读17353

“偏爱”这3样食物,补充雌激素,气色红润显年轻

健康科普

 

阅读12768

冀ICP备2024081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