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综合站

从代谢疾病到认知衰退的全链条风险

2025-08-19
食品乳化剂作为改善食品质地的常用添加剂,其健康危害正被不断揭示。除已知的癌症风险外,最新研究证实,乳化剂还会加速糖尿病发展、加剧认知减退,通过破坏肠道屏障和菌群平衡,对人体健康产生全链条威胁,且日常摄入量超标的问题普遍存在。
在糖尿病影响方面,针对自发性糖尿病模型(NOD)小鼠的研究发现,摄入聚山梨醇酯 80(P80,E433)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会加速 1 型糖尿病发展。对照组小鼠 16 周龄才出现首例糖尿病,而 CMC 组 11 周龄即发病,P80 组 12 周龄发病。其中 CMC 组小鼠血液抗胰岛素抗体增加,两种乳化剂均会扰乱肠道菌群,增强其促炎能力,侵蚀黏液层导致肠漏,肠道炎症水平升高。结合此前研究,乳化剂通过扰乱菌群增加糖尿病风险的作用已覆盖 1 型和 2 型糖尿病。
日常生活中乳化剂无处不在。作为表面活性剂,它能打破油水界面实现均匀混合,广泛应用于洗洁精、化妆品和食品加工。食品中乳化剂常以稳定剂、胶凝剂等名义存在,蛋糕、酸奶、奶油、面包、饼干等加工食品都依赖其改善口感,加工肉类中添加的脂肪酸甘油酯能让低脂产品保持诱人风味。目前全球有 100 多种食品乳化剂,部分来自天然产物(如大豆卵磷脂 E322、果胶 E440),部分为合成化学品。尽管每种乳化剂都有最高允许水平(MPL)和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但多种食品叠加摄入使实际摄入量常超标,英国、意大利等国调查显示,儿童聚山梨酯(E432-436)摄入量均超过 ADI,超加工食品爱好者甚至可能摄入数倍至数十倍规定剂量。
乳化剂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同样显著。2024 年 3 月《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的动物研究显示,衰老加速模型小鼠饮用含 1% P80 的水 12 周后,认知能力显著下降,脑中病理蛋白沉积增加,血脑屏障受损,小胶质细胞和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呈现阿尔茨海默症样病变。同时肠道菌群紊乱,产次生胆汁酸细菌丰度增加,将其粪便菌群移植给年轻小鼠,会加剧认知下降和肠道屏障损伤。同年 5 月大规模人群研究印证这一关联:超加工食品摄入每增加 10%,认知障碍风险上升 16%,中风风险增加 8%;而未加工食品摄入增加则降低认知障碍和中风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乳化剂对青少年认知发育的损害同样不容忽视,我国儿童自闭症、多动症高发与加工食品摄入正相关,非加工饮食干预能显著改善相关症状。
这些研究共同揭示,乳化剂的危害贯穿多个生命阶段和系统:通过破坏肠道屏障、诱发菌群紊乱和慢性炎症,从加速糖尿病发病,到加剧认知衰退,形成全链条健康风险。其安全性评估因忽视肠道菌群影响而低估危害,日常叠加摄入导致实际风险远超预期。减少超加工食品摄入,降低乳化剂暴露,成为保护代谢健康和认知功能的重要策略,尤其对儿童和老年人等敏感人群至关重要。

最新文章

最补的不是莲藕而是它,连吃3天

健康科普

 

阅读19511

少喝大米和小米

健康科普

 

阅读16329

降“火气”,除秋燥,比燕窝还滋补!

健康科普

 

阅读14069

除湿去燥养脾胃,全家都爱吃

健康科普

 

阅读18161

养好肺身体壮,秋冬少生病

健康科普

 

阅读12308

冀ICP备2024081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