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1肉:鸭肉赛人参
要说处暑最该吃的肉,非鸭子莫属!记得小时候外婆总在处暑前念叨:”七月半鸭,八月半芋”,这时候的鸭子肥瘦正好,带着夏末的活力又攒足了秋膘。南京人为什么对盐水鸭爱得深沉?苏州人为什么非要在三伏天吃酱鸭?这里头可藏着老祖宗的饮食智慧。
鸭肉性凉,正好对付秋老虎的燥热。上周我炖了锅老鸭笋干汤,油花金灿灿的飘在汤面上,鸭肉酥烂得用筷子一挑就散,喝下去那股清凉感从胃里漫到全身,比喝凉茶还舒服。关键这美味还不贵,菜场半只鸭子不到30元,够全家喝两顿养生汤。
尝2豆:绿豆解暑,黑豆养人
绿豆:天然的清凉散
处暑前后我家冰箱永远备着绿豆汤,煮得沙沙的绿豆绽开花,加点点冰糖,晾凉后喝上一碗,比那些网红奶茶解暑多了。有次邻居阿姨中暑,我妈赶紧送过去一碗冰镇绿豆汤,阿姨喝完就说头不晕了——这绿色的小豆子,简直就是藏在厨房里的急救包。
黑豆:秋补的排头兵
黑豆可能长得不如红豆讨喜,但它是实打实的”豆中将军”。我奶奶有个习惯,处暑后每天早上嚼一小把炒黑豆,86岁了头发都比我的黑。最近学着用黑豆打豆浆,加两颗红枣一起打,那股醇厚的豆香能把整个早晨都点亮。别看它黑不溜秋,花青素含量可是蓝莓的2倍呢!
不做3样:这些坑千万别踩
贪凉不过界
空调房里啃冰西瓜虽然爽,但处暑后人的阳气开始内收,这么折腾容易让寒气钻空子。上周我表弟就因为猛喝冰饮料闹腹泻,中医说他这是”夏行秋令”。现在我家吃西瓜都放井水里镇一镇,凉而不冰,清甜正好。
贴膘别太急
“贴秋膘”不是让你处暑当天就红烧肉管够!突然大鱼大肉会给肠胃罢工的理由。记得循序渐进,像我这样先来点鸭肉、豆腐打个底,等白露过后再慢慢进补也不迟。
熬夜耗气血
夏天熬夜看球就算了,处暑后可得收心。邻居张叔去年这时候天天熬夜打麻将,结果入了秋感冒半个月不好。现在我家都是”处暑熄灯令”——晚上十点半全家准时断电,睡不着就听会儿评书,保准五分钟入睡。
处暑餐桌小剧场
去年处暑我搞了个”换季养生局”,菜单特别简单:
凉拌莴笋丝(脆生生开胃)
冬瓜薏米鸭肉汤(清补不腻)
黑豆糙米饭(嚼着满口香)
结果朋友们把汤锅都刮得能照镜子,健身狂魔小王居然添了三次饭,最后还打包了豆饭配方。你看,顺应时令的吃法,身体最诚实。
处暑就像大自然发的微信提醒:”您的好友秋天正在路上”。这时候的养生其实特别简单——别跟天气较劲,餐桌上多些当季的温柔。老祖宗传下来的饮食智慧,就藏在最平常的食材搭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