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与睡眠
褪黑素是睡眠-觉醒周期的主要调节激素,由松果体在环境黑暗时释放,充当人体昼夜节律信号。褪黑素的分泌遵循昼夜节律模式,白天水平较低,晚上开始上升,以促进入睡。在内源性褪黑激素释放后大约2小时,睡眠倾向急剧上升,从而增强睡的能力。
相信有人已接触或使用过含褪黑素保健品或营养补充剂,其实天然食物中也有不同含量的褪黑素,这些都属于外源性褪黑素。
含褪黑素的食物——外源性褪黑素
坚果类,如开心果、杏仁、核桃等。
蘑菇类,如牛肝菌、双孢菇等。
杂豆类,如扁豆、芸豆等。
水果类,如酸樱桃、猕猴桃等。
蔬菜类,如西红柿等。
晚餐适量食用这些食物,可能会更容易入睡。
含色氨酸的食物——内源性褪黑素
人的内源性褪黑素完全由膳食色氨酸产生,但这种膳食色氨酸中只有1%~2%经过血清素途径转化为褪黑激素。色氨酸在穿过血脑屏障后,先是在维生素B6的辅助下,转化成血清素(5-羟色胺),之后血清素又在镁元素和维生素B5的辅助下,转化成褪黑素。
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主要存在于动物产品中,例如牛肉、羊肉、猪肉、家禽和乳制品,以及坚果、种子、全谷物和豆类中。
镁元素通常在坚果、豆类、全麦、鱼类、和深色绿叶蔬菜中较为丰富。
而维生素B6和维生素B5则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食物中,通常不易缺乏。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也可以间接帮助合成褪黑素。
因为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蛋白质分解释放出氨基酸,经肠道吸收后先运输到肝脏,再分配到其他器官,包括大脑和外周组织。色氨酸通过血脑屏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色氨酸必须与其他氨基酸竞争,才能运输到大脑中。
如果这些竞争性氨基酸被分流到外周组织,那么更高比例的色氨酸将可用于合成血清素和褪黑素。此效果可以通过刺激胰岛素释放来实现,胰岛素能够促进那些竞争性的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去合成蛋白质。
因此,碳水化合物与富含色氨酸的食物一起食用,可以增加血液中色氨酸进入大脑的比例,从而促进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