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综合站

极端风险人群要小于1,不要轻易减少药量

2025-09-12

华子之前给他的建议是,在以往的指南中,对LDL-C水平的最低要求为1.4mmol/L,在保证血脂达标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减量。但是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上,更新了降脂目标,最低要求LDL-C水平小于1.0mmol/L,甚至还可以更低。

一、LDL-C的目标为什么更低了

曾经的血脂干预风险分层,将人群分为中危人群、高危人群极高危人群,分别对应LDL-C目标为2.6mmol/L、1.8mmol/L和1.4mmol/L,现在又新增了极端风险人群

极端风险人群是指在极高危的基础上,一年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脑梗塞的人;或是同时合并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颈动脉狭窄等多血管疾病者。建议将LDL-C降至1.0mmol/L以下,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考虑更低阈值。

将LDL-C水平调整至更低目标,是因为LDL-C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的核心驱动因素。尤其对于心血管事件急性期的患者,快速控制LDL-C水平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可以减少早期复发风险。

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慢性肾病、糖尿病合并靶器官损害等人群,进行强化血脂管理,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延缓病情进展

二、治疗以他汀类药物为基础

对LDL-C水平的控制,目前以他汀类药物为基础。单独使用他汀,可以使LDL-C水平降低30%-50%左右;如果单用他汀不能使LDL-C达标,可以联合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海博麦布等),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15%左右。

对他汀不耐受者,需要使用非他汀方案控制血脂。贝派地酸是优选替代药物,虽然降脂强度低于他汀,但肝功能异常、肌痛的发生率很低,对血糖影响也小,不过目前只在国外上市,国内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托莱西单抗、英克司兰等)可以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可以使LDL-C降低75%左右;如果有他汀不耐受,也可以与胆固醇吸收抑制联用(LDL-C降幅70%左右)或是单独应用(LDL-C降幅60%左右)。

ESC提及了包含贝派地酸的四药联用方案,对LDL-C的降幅可达86%。不过贝派地酸在国内尚未上市,所以目前国内对LDL-C降幅最大的是三药联用方案,即他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可以将LDL-C水平降低80%左右。

最新文章

这些动作最伤腰椎

健康科普

 

阅读11870

胆囊功能的“隐形杀手”

健康科普

 

阅读14980

便难自行消退的“沉默隐患”

健康科普

 

阅读16496

成人小肠疝气高发

疾病百科

 

阅读11853

有膀胱结石要避免这些行为

健康科普

 

阅读11735

冀ICP备2024081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