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综合站

成人小肠疝气高发

2025-10-17

3. 贴秋膘不当,腹部负担加重

秋季“贴秋膘”是传统习俗,但过量摄入高油、高糖食物易导致体重快速增加,腹部脂肪堆积。多余的脂肪不仅会直接增加腹腔压力,还会削弱腹壁肌肉的支撑力(脂肪浸润使肌肉弹性下降),双重作用下,腹壁薄弱处更易被肠管突破。

小肠疝气

二、腹壁防御减弱:秋季“护屏”易受损

疝气的发生,除了腹压升高这一“外力”,还与腹壁自身的“防御能力”下降有关,而秋季的特点会间接削弱这道防线:

1. 气温降低,肌肉弹性下降

低温会让肌肉和筋膜组织变得相对僵硬,弹性降低。腹壁的肌肉(如腹横肌)和筋膜(尤其是腹横筋膜)是抵抗腹压的核心“屏障”,秋季气温下降后,它们的收缩和舒张能力减弱,对腹腔内压力的缓冲作用降低,薄弱部位更易“失守”。

2. 活动减少,腹壁肌肉变松弛

秋季天气转凉,人们户外活动意愿降低,久坐、久卧时间增多。长期缺乏运动,腹壁肌肉会逐渐萎缩、力量减弱,像“松弛的绷带”无法有效包裹腹腔内容物。尤其是上班族和老年人,秋季活动量骤减,腹壁支撑力下降,为疝气发生埋下伏笔。

疝气

三、秋季高发的“特定场景”:这些行为更易诱发

除了普遍因素,秋季的一些特定生活场景,也会增加小肠疝气的发生风险:

– 晨起受凉,突然用力:秋季清晨气温低,很多人起床时猛地起身、弯腰穿衣服,或用力咳嗽清除痰液,瞬间的腹压升高可能直接诱发疝气。

– 搬运中午,负重不当:秋季丰收农忙搬运重物,搬运重物时若姿势错误(弯腰而非屈膝),腹压会集中冲击腹壁薄弱处,引发疝气。

– 聚餐饮酒,胃肠负担重:秋季聚餐增多,过量饮酒会导致胃肠胀气,腹腔内压力升高;同时,酒精会影响肌肉张力,让腹壁防御进一步减弱。

秋季预防小肠疝气,做好这几点

针对秋季高发原因,预防需从“降低腹压”和“增强腹壁”两方面入手:

1. 防治呼吸道疾病,减少咳嗽

注意保暖,及时添衣,避免受凉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提前备好止咳、平喘药物,减少剧烈咳嗽;咳嗽时用手轻按腹部,缓冲腹压冲击。

2. 改善便秘,避免排便用力

多喝水(每天1500-2000毫升),多吃梨、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排便困难时可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手段,切勿过度用力。

3. 科学“贴秋膘”,控制体重

秋季进补以清淡、均衡为主,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每周保持3-4次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增强腹壁肌肉力量。

4. 避免突然用力,保护腹壁

起床、弯腰、搬重物时动作放缓,搬重物时先屈膝下蹲,用腿部力量起身,而非弯腰直接提拉;久坐1小时后起身活动5分钟,促进腹壁血液循环。

最新文章

这些动作最伤腰椎

健康科普

 

阅读14328

胆囊功能的“隐形杀手”

健康科普

 

阅读17593

便难自行消退的“沉默隐患”

健康科普

 

阅读17383

成人小肠疝气高发

疾病百科

 

阅读18040

有膀胱结石要避免这些行为

健康科普

 

阅读15714

冀ICP备2024081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