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三年,生活却一点也没慢下来。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洗漱完出门遛狗,走个三四公里。中午还能自己下厨,刀工利落,动作麻利。
最让人惊讶的是,他还坚持每周打两次羽毛球,身边不少同龄人都佩服得不行。可这并不是偶然,能在65岁之后还保持这样的状态,背后藏着很多身体和生活方式的密码。
人过了65岁,身体能不能继续挺得住,靠的可不仅仅是运气。那如果你也到了这个年纪,还能顺利完成下面这4件事,那恭喜你,身体素质真的不赖。
那么,这些看似简单的事,为什么到了65岁之后变得难得可贵?我们先来看看背后的原因。
身体“耐力”下降,是自然规律
大多数人到了60岁之后,身体的变化是悄无声息的,但却很实际。肌肉量会每年下降1%~2%,这在70岁后会加快。肌肉少了,体力自然跟不上,走路变慢、爬楼吃力、拿重物容易闪腰。
不仅如此,骨密度也在悄悄流失。一旦骨架不稳,摔倒的风险就高了。更重要的是,神经反应速度、协调性、记忆力这些能力也会逐渐跟不上节奏。
有研究追踪了超过5000名65岁以上人群,发现能维持日常体力活动,比如自己做饭、打扫卫生、外出购物的人,占比不到三成。换句话说,七成以上的人,在65岁之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而那些还能做这些事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身体素质维持得比同龄人好太多。
为什么有的人老得慢?这4件事是关键
如果你已经过了65岁,但还能顺利完成下面这4件事,那真的该为自己点个赞。因为这不仅说明身体还挺硬朗,更意味着你的心血管、肌肉、神经系统都还在高效运转。我们一个个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