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南瓜,为什么说要少吃?
首先要说明一点,红薯和南瓜本身没问题。它们含糖量不低,膳食纤维丰富,确实是被很多人称作“粗粮之王”“天然代糖”。但这些“优点”,在老年人身上可能会变成“陷阱”。
红薯的碳水含量高达26%左右,南瓜的糖分也不低,有些品种甚至能达到13%—16%。对年轻人来说,这没什么问题,代谢快、肠胃功能强,吃了也能及时排解。
但对年纪大的人来说,问题就来了。到了60岁以后,身体的消化能力、胰岛素敏感性、肠道菌群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会让原本“健康”的红薯和南瓜,在体内引发一连串小麻烦,比如胃胀、血糖波动、消化不良,甚至营养吸收障碍。
一项针对中老年群体的营养研究指出,65岁以上人群中,有超过3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排空延迟,吃太多红薯南瓜,极易引发胃肠负担。
尤其是空腹吃、吃得太频繁、或者把这类食物当主食吃,问题就更明显。很多人以为自己吃得清淡,其实是在加重身体负担。
老年人吃红薯南瓜出问题,背后可能有这5个原因
1. 胃肠功能减弱,纤维太多反而“卡壳”
红薯和南瓜虽然含膳食纤维,但纤维不等于越多越好。年纪大了,胃动力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这时候大量摄入高纤维食物,反而容易引起胃胀、嗳气、便秘或者反酸。
很多人误以为是吃“干净”吃“健康”,结果肠道天天打鼓。
2. 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含糖食物易诱发波动
红薯和南瓜都有一定升糖指数,尤其是南瓜,甜度高的品种本身糖分就不低。年纪大了,胰岛素调节能力变差,吃多了容易出现血糖骤升又骤降的情况。
有的人饭后头晕、出汗,其实就是血糖波动在作祟。